
支架内外表面有那种多孔网络,从径向断面能很明显地看到内部是连接着的。这样的网络能形成均匀又致密的组织结构,提高组织重新生长的成功率。和传统的电纺丝技术以及普通的牺牲模板法比起来,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方法不但能更贴合患者的病灶,而且还能应用在各种组织工程支架上,不是只能用在尿道修复这一块。再结合 3D 打印技术,各种各样形状很精细的结构都能做出来,有一定的通用性、扩展性,在临床上也能用。对常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进行了挑选,然后用溶液共混法做出了一种力学性能比较好的复合材料 PLGA/PCL/TEC 70:30:6。根据医学影像数据把患者尿道病灶很精确地提取出来并且修复,还用 PVA 线材当作 3D 打印的原料,成功地打印出了可溶性的牺牲模板,然后对 PVA 牺牲模板用提拉法做出了有很多孔的支架。得到的主要结论有这些:第一,复合材料 PLGA/PCL/TEC 70:30:6 和 PLGA 以及 PLGA/PCL 共混材料比起来,力学性能更好,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提高了,弹性模量也比较合适。通过 DSC 和 TGA 从侧面证明了 TEC 对 PLGA/PCL 共混有反应增容的作用。第二,用 L929 和 HeLa 当作细胞模型,对不同材料的细胞生长和形态进行了观察,发现复合材料 PLGA/PCL/TEC 70:30:6 和纯 PLGA 比起来,生物相容性是有点下降,不过细胞的相对增殖率还是接近 100%,说明细胞毒性非常低,而且细胞生长黏附的情况也不错,能满足组织工程的要求;在有蛋白酶的情况下,复合材料能完成在体外模拟的降解。第三,根据医学影像数据,设计了和患者病灶很贴合的组织工程尿道支架的制作流程。这个方法对制造设备的要求不高,流程简单又好操作;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组织工程尿道支架,力学性能和多孔性都不错,厚度能控制,形状也能定制,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可用性。